01.臭氧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接续“十三五”蓝天保卫战优异战果,“十四五”又以优良天数大量增加、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为标志,展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旗开得胜。进入夏季以来,看到的蓝天白云越来越多。但晴空万里的蓝天白云之下,臭氧污染却在偷偷加剧。
而臭氧污染的形成,需有高排放的VOCs和氮氧化物做前提在高温干燥的气象条件的“温床”中发生起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引发臭氧污染过程,而高排放的VOCs和氮氧化物是从哪里来的呢?除日常生活中公众车辆、餐饮油烟和各种涂装活动排放及大自然自发排放的污染源外,污染大头主要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正常和非正常排放的相关污染物,而相关的治理问题也成了“痛点”“难题”。
02.京津冀地区的重点工作
严抓挥发性有机物的减排,重点聚焦石化、化工、制药、涂料、包装印刷、家具制造等重点涉挥发性有机物行业,通过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替代、无组织和末端全程治理,推动涉挥发性有机物工业企业达标排放。鼓励源头替代提高废气的集中收集率,加快建设一批适宜高效的治理设施,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和企业集群建设涉挥发性有机物废气集中治理设施,提升有机废气治理水平,并且加强污染应急管控管控,而随着政策要求的逐步加严,企业面临的压力也在逐步提升。
随着“十四五”臭氧管控的逐渐加紧,VOCs减排工作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涉气企业如何在避免环保问题的基础上发展自身,推动企业绿色、智能转型,加快数字化进程,方为上策。
优化产线工序“绿色化”程度
实现源头替代“减量化”工作
强化排放治理“共享化”意识
疫情管控和环保压力下,不少中小型工业企业生存状态艰难,“治污要赔,不治要停”额两难困境,而小企业的数量多、分布散也是区域管控和产业整治的痛点和难点,随着政策推进,“散乱污”“产能低”的企业开始列入淘汰范围,转型升级的压迫感越来越大,而升级产线工艺、加强污染治理又困于成本、场地等限制无法推进,此时“共享化”就成为“十四五”的中小型企业关键词,以喷涂为例,中小型企业通过加入共享喷涂中心后,通过简单的转运就实现了“工艺+治理”的双线升级,在共享设施全密闭环境中房子里,从根源防止了废气外逸,并且在整合后的总成本呈平缓甚至降低趋势,不仅通过共享喷涂重心实现了产品及企业的环保等级的提升,实现了集中式、节约化、环保型发展。企业要尽早打开“共享化”的大门,接受类似的共享资源治理中心,与市场主体共享环保公共基础设施服务。
推动产业集群“智能化”升级
严格政策排查“化”覆盖
重点企业的排查整治行动,一直是各地对臭氧污染防治、违法超标排放以及数据监测方面的重要抓手,为确保政策排查的覆盖,不少生态环境部门网格化布控结合现场核查,“抽查+排查”配合“回头看”工作,确保执法,但同时压力转移到企业后,不少人产生了抵触反应,“为了罚使劲查”的想法油然而生,但生态环境治理并不是“一刀切”,政策覆盖的同时,也在加强公示与宣传,推进政企帮扶工作,羽白网也致力于成为企业的一扇窗,了解更多政策资讯和要点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