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科技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利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准确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科技创新引领支撑是贯彻落实“三个治污”要求,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国内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着力加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努力提升生态环境科技服务能力。借此机会,我先向大家简要通报一些主要的工作进展。
一是夯实科学基础,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面向生态环境科技前沿,聚焦影响环境质量关键科学问题,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在重污染天气成因定量化和准确预报、天地一体化水环境监控预警、水气污染物控制、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实现一批关键技术突破,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提供了科技支撑。
二是深化科技帮扶,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聚焦行业企业治污需求和地方管理需要,创建我国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组织开展百城千县万名专家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通过“一市一策”,“一题一训”等多种方式,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应用,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三是整合科技资源,凝聚污染防治攻坚合力。坚持面向生态文明建设我国重大需求,创新组织方式,联合不同领域500多家科研单位,近万名科研人员,组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协同攻关模式,为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等贡献科技力量。
四是加强科普宣传,构建全民参与治理体系。坚持把全民生态环境科学素质提升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抓手,坚持面向直接影响人民生活健康的新污染物防治等重点领域,创新科普方式方法,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推动形成人人参与、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充分发挥科技利器作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以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助力美丽国内建设。
加强基础研究,促进提升污染防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科技日报:生态环境部在科技前沿布局方面有哪些考虑?
邹首民:谢谢你的提问。您所说的科技前沿布局方面我们的理解是所谓的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整个科技创新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开关”。加强生态环境基础应用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污染成因机理和演变规律的认识,能够促进提升污染防治攻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一些新问题逐渐凸现,迫切需要在基础应用研究方面进行一批前瞻性布局。我们考虑主要是四个方面:
一是围绕建设宜居地球环境,探索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扰动下的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地球环境系统科学理论,揭示污染物形成、迁移、转化的能量流动和元素循环过程,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基础理论。
二是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开展新形势下细颗粒物和臭氧复合污染的化学和传输机制,复杂条件下流域水环境、水生态退化成因及修复机制,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成因与污染过程解析、分配扩散,危险废物代谢转化过程中的微结构调控机理和循环利用机制,近岸海域氮磷营养盐在河口-近海的归趋变化机制及关键生物过程等研究,为切实提高环境治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供科学基础。
三是围绕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形成机理和演变机制;关键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对区域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维持演化机理、典型外来物种入侵机制等,预测未来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发展变化趋势,提出区域生态产业布局、生态安全格局设计的技术途径和调控机制。
四是围绕环境健康风险防范,开展新污染物毒性测试、危害机理、计算毒理、暴露预测、环境归趋、追踪溯源、监测检测以及对健康影响等研究;开展以计算毒理学为基础的高通量虚拟筛选技术原理、体外高通量和高内涵靶向测试方法原理研究,支撑环境基准的科学制定。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协调我国科技部门,形成合力,推动相关研究。谢谢大家。
生态环境科技工作有效支撑污染防治攻坚行动
南方周末记者:刚才提到我们在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的控制研究,今年的上半年臭氧的浓度有所反弹,请问近年来在科技支撑臭氧污染和PM2.5和协同方面开展哪些工作,攻关有哪些成果,下一步有哪些打算?
邹首民:谢谢你的提问。O3浓度受VOCs、NOx等前体物排放以及气温、辐射强度、湿度、风速等气象条件的共同影响,特别是晴天的情况下臭氧污染形成的几率非常高。研究表明,O3浓度与VOCs和NOx排放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关系,O3污染防治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区域性和长期性等特点,迫切需要科技支撑。为有效科技支撑O3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科学研究,夯实科学治污基础。研究制定了PM2.5和O3污染协同防控科技攻关方案,通过38个预研课题的研究,以及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组织开展的综合立体观测实验,逐步探明了O3污染形成的机理,进一步深化了对O3污染成因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提出了PM2.5和O3污染协同防控思路和污染减排策略,这些都为O3污染科学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坚持科技先导,完善准确防控体系。在预测预警方面我们逐步形成了天地空一体化的臭氧及其前体物综合立体监测体系,基本实现了短期准确预报和中长期趋势预报。在重点行业前体物减排方面,突出重点防治,针对不同行业的O3主要前体物排放情况,开展准确管控和协同减排。在监督帮扶方面,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有效融合卫星遥感、自动监控等多源监管数据,通过大数据的协同分析,大幅提升了问题线索识别的准确度,实现了任务清单的在线推送和在线监督帮扶。
三是强化科技帮扶,助力地方科学决策和准确施策。组织实施PM2.5和O3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派驻52个专家团队深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苏皖鲁豫交界等区域54个城市一线进行驻点跟踪研究和技术帮扶指导。各城市工作组强化O3污染来源和成因分析,帮助地方准确识别在O3污染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市一策”“一行一策”“一企一策”综合解决方案;建立会商机制,在区域O3污染发生前组织开展O3污染形势分析和污染过程专家会商,剖析污染成因并明确污染防治对策,加大区域联防联控的力度;及时总结回顾,定期组织召开研讨会、培训会和交流会,凝练各城市污染防治的进展成效和存在问题,助力驻点工作组不断提升科技帮扶能力;创新工作方式,通过城市间“互助式”技术帮扶、省级专家团队和各市专家团队点面结合等方式,提升驻点跟踪研究成效。“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是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边反馈、边完善,帮助地方提升PM2.5和O3污染协同防控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总的来说臭氧污染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科技主管部门,进一步研究臭氧污染的成因及转化机理;加强科技帮扶行动,督促地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使科研成果尽快落地,支撑地方臭氧污染的准确治理。谢谢!
科技帮扶为地方系统治污提供科技支撑
新黄河客户端:我们关注到开展科技帮扶是生态环境部支持地方和企业准确科学依法治污的举措之一,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工作新进展?
邹首民:谢谢你的提问。科技帮扶是生态环境部落实准确、科学、依法治污要求和促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科技帮扶工作,建立了我国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在重点区域流域组织开展了“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等,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完善,与科技部联合印发《百城千县万名专家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计划》,旨在组织动员全国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充分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投身污染防治攻坚战一线,通过“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一事一议” 科技咨询服务、“一题一训”技术培训等多种模式,为地方和企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引领。自行动计划印发一年来,科技帮扶工作进展成效显著。
在“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方面。围绕PM2.5和O3污染协同防控,52个团队深入54个城市一线开展科技帮扶行动,综合运用立体观测、智慧管控等科技手段,帮助地方准确识别在大气污染治理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市一策”综合解决方案,目前共报送预警预报、成因分析、技术指南等专报1800多份,为地方提供咨询建议120多份;围绕长江生态保护修复,启动驻点跟踪(二期)研究工作,向长江沿线53个城市派驻专家团队,从水生态评估与修复、重点水域水质改善、面源污染防治、智慧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驻点研究和技术指导。
在“一事一议”科技咨询方面。针对河南省及云南西双版纳、山东潍坊、江苏太仓等科技需求,为相关地方和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服务200余次,帮助推动解决在绿色发展中遇到的难点。
在“一题一训”科技培训与成果推介方面。围绕O3污染防控、长江生态保护修复等举办30余期专题技术培训和专家会商,累积培训人数超过40万人次。
这个行动计划印发以来各地也积极响应,包括浙江、江苏、河南、安徽等也组织了相关省一级的科技帮扶队伍,深入污染防治攻坚战一线,帮助地方系统解决面临的污染防治问题。